重大突破!211高校,迎来校史第一篇Nature
2022-01-20江南大学科研青塔


0

0
摘要:2022年1月19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胥传来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正刊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 “Enantiomer-dependent immunological response to chiral nanoparticles”的研究论文。


手性纳米佐剂激活免疫应答的机理图
该研究表明,手性佐剂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D97、EMR1等分子特异性结合,激活炎症小体通路,促进了抗原的有效递呈。强手性免疫佐剂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IL-2、IL-4、IL-12、IFN-γ等细胞因子,同时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更好地预防感染,并带来持久的疫苗保护效果。
- 偏振光合成强手性纳米佐剂:研究人员筛选了系列手性配体,纳米佐剂制备过程中引入偏振光,并与不同波长偏振光优化组合,诱导高指数晶面上形成对称性破缺,最终获得了表面形貌均一,各向异性因子高达0.44的强手性纳米佐剂,实现了镜像强手性纳米佐剂的精准合成。
- 发现了手性纳米佐剂进入免疫细胞机制:通过冷冻电镜、光谱和蛋白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并证实主要由CD97和EMR1两种七次跨膜蛋白介导了手性纳米佐剂进入细胞的机制。发现了手性纳米佐剂介导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团队发现了免疫细胞的活化与手性纳米佐剂的手性强弱呈现相关性。手性纳米佐剂通过激活炎症小体NLRP3途径,调控细胞因子的表达模式,介导了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胥传来教授
徐丽广教授
胥传来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
论文链接: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243-2

本文转载自:江南大学。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青塔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7800万!985大学,获校友匿名捐赠
2022-01-20

上一篇
13位华人学者入选!2021年ACM Fellow 名单正式公布
2022-01-20

下一篇
相关资讯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