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龙副教授团队在归纳、整合前人研究观点的基础上,以“3W+1H”为研究框架分别对定性研究定义(即“是什么”或“What”)、为什么要在管理学研究中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即为什么”或“Why”)、管理学学者何时需要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即“何时做”或“When”),以及管理学研究中如何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即“怎样做”或“How”)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本土管理学研究更好地理解定性方法研究范式、特征、方法优势、适用情境与常用方法,以及为向世界讲好中国管理学故事提供参考,促进定性研究在本土管理学研究中的发展。
What
由于研究范式的差异,定性研究在研究设计、数据搜集以及数据分析上完全区别于定量研究。例如,从世界观上,定性研究认为意义是人与世界互动过程中被主观赋予与构建的。
本文在Chua(1986)的研究基础上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首先,定量研究有以“假设-演绎”方法为依据、构建理论独立于实践的信条;而定性研究是以描述和解释研究对象的常识性意义来建构目标。其次,在实践的态度上,于定量研究而言,实践是客观的、外在的。人类是被动的,以目标为导向的。而对于定性研究,实践是主观创造的、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实践中意义的形成与研究具体情境息息相关。
Why
定性研究因其特有的研究范式,在探索管理过程及挖掘研究对象深层含义上表现出其独特优势,能够帮助管理学研究者更好地解决社会世界和个体及组织行为的难解性,如悖论和复杂性。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阐述定性研究在管理学研究的意义及优势,即为什么管理学研究需要定性研究方法。第一,研究问题。定性研究能够有效解决管理学研究中可能存在的背离真实情境的问题。定性研究在处理“是什么”以及“怎样”(影响)类型的研究问题上,表现出比定量研究更大的优势。第二,构念与理论。定性研究能够帮助当前知识体系发展新构念和理论。以定性数据为基础的归纳理论较基于定量数据的假设演绎逻辑更具开放性,能扩展管理学研究认识论框架,从而产生新思想,适用于理论化不足或需要探索性研究的领域。另外,定性研究在研究深度、自然情境、情感表达等方面也颇具优势。
When
研究者在选择定性研究之前,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研究问题适合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当研究问题是强调概念和关系的发现、期望挖掘深层次的意义构建时,适合采取定性研究。
另外,进行管理学定性研究之前还需要考虑研究问题与定性研究范式是否匹配。定性研究强调进入被研究者所处情境的自然状态,透过表层现象分析其逻辑内核。
How
管理学研究中较为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有:访谈法、民族志研究、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法、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等(Gibber等,2008;Pratt, 2009)。
①访谈法是定性研究数据搜集常用方法之一,指通过研究者与被访谈者面对面交谈的方式了解被访谈者的观点、态度与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Kvale, 1983)。
②民族志研究(Ethnography)是一种通过长期深入被研究者的工作、生活、文化和社会形态以期理解和解释被研究者的田野研究方法(Geertz, 1972;Malinowski, 2014)。
③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利用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以获得数据的定性研究方法(Creswell, 2012)。
定性研究方法因其在自然状态下探究被研究者的心理状态、行为、过程及意义构建等方面所展现的显著优势,近年来引发越来越多管理学学者关注。尽管20世纪上半叶伊始,便已有学者开始将定性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上(费孝通,1948;1986),但相较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在管理学研究尤其是中国本土管理学研究上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本文希望通过对管理学中定性研究方法的“3W +1H”——是什么、为什么、何时做、怎样做这四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为向世界讲好中国管理学故事提供参考。
该研究论文《管理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何时做?怎样做?》发表在CSSCI集刊《人力资源管理评论》上,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80207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9JJ5005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数十万硕博人才都在用的在线招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