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搭建高校创意写作专业交流平台、整合高校创意写作专业资源,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九所高校的创意写作机构发起倡议,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指导单位为中国作家协会。
网友表示:“文科C9联盟,来了!”
文科,备受重视
毫无疑问,这9所高校都是我国文科领域的佼佼者。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这些高校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不止“文科C9联盟”提上议程,近年来,不少人提出要设立“文科院士”。
据悉,早在200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中,就提到要“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院士相应的待遇”。
2017年,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建议,尽快设立“文科院士”;2022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议,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并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同等待遇。
不少学者认为,当前中国文科院士制度的缺失是对文科学者的一种制度性歧视,折射出“重理轻文”观念依然未泯,不利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文科,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按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除了理、工、农和医外,哲、经、法、教、文、史等学科门类基本上都可纳入“文科”范畴。
文科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占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重要程度可见一般。
然而,在强调实用主义的当下,文科教育俨然成为一种“极其昂贵的精英级别的奢侈品”。
文科艰难
“我甚至觉得社会根本不需要文科生”,越来越多的文科学子面对迷茫的前途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近些年,文科考研分数线越卷越高。在2023年最新发布的国家线中,文学以363的高分再次领先所有学科,连续十年领跑第一。
千辛万苦考研,终于拿到硕士文凭,迎接文科生的却是一个处境艰难的就业社会。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远远低于理科毕业生(29.5%)、工科毕业生(17.3%)。
于此同时,一批高校文科专业被叫停。
202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到要及时减少、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
在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撤销专业名单中公共事业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教育技术学、行政管理、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文科专业撤销高校数量均超过了10个。
2022年,湖北大学、常州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等多所高校启动了校级文科研究机构的清理工作。
据悉长沙理工大学已注销17个社科机构,注销机构依托单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此外,现有的科研评价制度关注科研经费的获取、论文的发表和引用,而文科研究传统上偏专著的撰写,周期长且对科研经费的依赖性弱,这些都使得文科在当下的评价环境中,地位远不如其他学科。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文科教育都在衰退。
人文日新
进入21世纪,时代对文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科建设是现代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建立一种具有全球视野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文科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
在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新文科建设宣言》重磅发布。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会议上表示,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
新文科建设将会打破文科办学过于孤立化的局面,打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专业壁垒,打破固化的高校科研制度管理,用广博的学术素养来开拓学术视野,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走向真正的交叉融合。
当代世界,主要追求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朝向经济竞争和金钱的教育在全世界掀起了一个巨大的浪潮。受功利主义影响,不仅仅是文科无用,艺术无用、音乐无用、围棋无用的言论不绝于耳。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证明和确认。
我们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科研成果在技术应用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家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但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文科,就是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的一门学科,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数十万硕博人才都在用的在线招聘平台